書面質詢
關愛青年發展,為其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視察澳門期間提到:「希望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要更加關愛青年, 為他們成長、成才、施展抱負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青年的發展關係到國家、民族以及澳門的前途和未來。然而,當下的澳門青年仍需面對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就包括:學業、就業創業、置業等方面實際困難等等。
其實,就業和創業一直以來都是青年的重要訴求。眾所周知,澳門過去主要集中於博彩業的發展,從而導致本澳產業過於單一,無法滿足青年發展和上升的需求,導致人才嚴重流失的情況。近年來政府一直積極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的發展,來拓寬青年在不同行業中的發展機會,新興產業固然「未來可期」,但青年未必有資本和勇氣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尤其是面對畢業後的經濟和住房壓力,許多青年會出於對實際收入和晉升前景考量,而選擇薪酬和福利較好的博彩業或者離開澳門尋找新機會,這無疑是對澳門人才的一大浪費。雖然,澳門現時一直在推進經濟多元化,但在落實層面上,倘若未能開拓多元產業、創造更多可見的、有前景的好工,那麼無論老師幫學生做多少生涯規劃、商界怎樣和校方加強合作、各行各業如何提供實際機會,前景光明僅是「空中樓閣」。
共同關心關注青年的未來發展,不但要促進更多協同效應,促進其能夠有效長久的實行。同時也要多聽聽他們的聲音,回應青年的呼聲。尤其是澳門現時在推行青年政策對象年齡界定為13至35歲,其中30歲以上人群所帶來的訴求也會相應產生變化,對於他們來講更多會關注向上流動、家庭以及住房的問題。因此,當局在制定相關的建議和政策的時候,既要結合青年的個人生涯規劃,同時要充分考慮青年的背景與所處環境的需求制定更全面的措施。也要定時檢視現行投放在青年工作的資源是否足夠,為提供足夠機會和平台支持青年實現夢想。
基於此,本人向政府提出以下質詢,並要求適時給予清楚、準確、連貫和完整的回覆:
一、 現時澳門一直積極推進多元經濟的發展,並且也推出多項的就業和創業措施,當局現時如何監測及評估政策落實情況和成效,並根據現時的實際情況作出適當調整或加大對青年的就業和創業的投放資源,製造更多新興產業之就業崗位,保證高質量及向上流動之可行性,以回應社會廣大市民多年來的訴求?
二、 其實,現時澳門的青年分為不同的年齡層,他們面對的困難也各有不同,當局如何去精準落實政策實施的細節?成效如何?
三、 近年雖受疫情影響,樓價有所下跌,但是對於青年來講,「樓價過高」、「整體薪金遠低於社會發展導致首期難儲」仍是澳門的難題。而經濟房屋的供應仍未滿足恆常性申請,當局會否考慮制定多元化的選擇,例如增加青年宿舍供應或者為購買私樓的年輕家庭提供「家有初生」稅務優惠,減輕青買樓置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