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
澳門回歸近二十年,存在着三個標誌性的大白象工程:造價嚴重超支四倍、延期四年但使用率遠遠不足的北安碼頭;造價高昂但啟用後卻出現地基問題、漏水問題而無實際用途的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以及最為知名的總預算幾經翻倍高達500億仍未封頂、由提出建設至今近20年亦未通車運行的輕軌工程。但是,據媒體報道,美國太空總署斥資15億美元(相當於120億澳門元)打造的探測器已可到達太陽進行專業科學研究,相對比之下,本澳輕軌之預算高昂且不合理。
不僅於此,早前,據新聞揭露,澳門氹仔輕軌路段的營運及維護服務以58.8億澳門元金額判給香港鐵路公司,為期80個月,平均每年支出高達9億澳門元;而特區政府僅以本澳“無人才、無經驗”為說辭就將該服務外判給港鐵。與此同時,特區政府亦斥資14億澳門元建設澳門輕軌公司,主要負責建造及維護用於輕軌系統的基礎設施及設備,以及營運相關系統,當中包括營運管理及提供客運服務。
矛盾的是,特區政府已花費巨資設立澳門輕軌公司,卻又將氹仔輕軌長達五年的營運及維護服務以高昂價格外判給港鐵公司,兼且,現時連將和港鐵簽約之實體亦沒有確定。此外,政府亦沒有將判給理據及判給服務之詳情公開給公眾知悉。需強調的是,澳門輕軌工程在建設過程之中已超支數倍,甚至被稱為全球最貴輕軌;再加上將氹仔輕軌線的營運服務外判給港鐵幾近59億澳門元的開支,僅維護費用每年就需花費約9億元,靠票價實難以回本;更不用說在建造過程中所賠付的違約金,例如,因輕軌車廠上蓋工程違約,最終政府需賠付8500萬違約金,令到公帑白白浪費。
儘管特區政府屢屢聲稱本澳缺乏具備營運輕軌經驗之人才,但是,澳門輕軌工程由提出建設至今亦已近二十年。在這段漫長時間內,特區政府亦未有採取有效措施、專門培養出具相關經驗之人員,現時更以“無人才、無經驗”為由,輕易地將氹仔輕軌路段的營運及維護服務外判給港鐵,以致全資成立的澳門輕軌公司成為了一個空殼、一個擺設。
基於此,本人向政府提出以下質詢,並要求以清晰、明確、連貫和完整的方式適時給予本人答覆:
1. 在上述判給中,特區政府為何沒有實行國際性公開招標?而且,特區政府是依何理據將氹仔輕軌線的營運及服務合同外判給港鐵而不是其他具有相關經驗之公司?兼且,特區政府如何監管這幾近五十九億澳門元的使用?
2. 此外,泰國的空鐵系統(BTS)在軌道下設立了行人天橋,方便旅客及市民可遊覽景色及在各個不同區域上落,令到遊客及市民不一定需要乘坐輕軌,經行人天橋步行亦可到達目的地;而且,很多國外輕軌線路都有類似設計。特區政府是否會計劃在輕軌下方設立相類似的行人道路,以方便市民及遊客出行並達到善用空間的目的?
3. 自特區政府提出建設輕軌的計劃至今已近二十年,直到現時,特區政府仍稱本澳缺乏具有營運輕軌經驗之人才。特區政府將採取何種措施培養具輕軌維護及營運經驗之人才,而且,在此次外判給港鐵的合約到期後,特區政府將如何讓澳門輕軌公司全面負責輕軌線路之維護及營運,以避免不斷的外判而導致的公帑濫用?
澳門特別行政區
立法會議員
高天賜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