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
澳門回歸了17年,博彩業一直都是澳門的龍頭行業。根據The World Bank 於2017年公佈的《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15》(本地生產總值2015)報告顯示,澳門的GDP在總數195個國家中排名第83位,高於112個國家。然而在The Economist於2016年公佈的《A Summary of the Liveability Ranking and Overview》(全球城市適合居住性排名與概述)中,卻沒有提及到澳門。
根據社工局網站上的經濟援助頁面顯示,澳門自2016年起,獨居生活的最低維生指數平均一個月為澳門幣4,050元。但目前澳門的提供給長者與殘疾人士的養老金或殘疾金卻只有3,450元一個月,即便加上一年8000元的敬老金或殘疾津貼,平均一個月才有4,116元勉強生活。由於澳門的房屋租金昂貴,若果獨居的長者或殘疾人士需要租住房屋,各種生活費用就會變成他們無力負擔的開銷,同時導致生活質素下降,心理壓力和負擔異常沉重。
特區政府曾在2016年公佈的《五年發展規劃》及《二零一七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及要關顧弱勢群體,優化現有的福利津貼,把澳門發展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宜居城市。然而目前各種資料都顯示澳門GDP總值雖然高,但實際上本地市民卻沒有分享到澳門發展的成果。
基於此,本人向政府提出以下質詢,並要求以清晰、明確、連貫和完整的方式適時給予本人答覆:
一、特區政府曾於2016年公佈的《五年發展規劃》及《二零一七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裡提及要推動澳門成為國際宜居城市。特區政府有沒有措施或規劃提升澳門的社會保障福利,以進一步推動澳門國際化及提升本澳的宜居程度?
二、澳門市民的最低維生指數平均為澳門幣4,050元一個月,但提供給長者與殘疾人士的養老金與殘疾金卻只有3,450元一個月。特區政府有沒有計劃提高養老金與殘疾金的金額上限,以保障澳門弱勢群體的生活質素與水平?
三、特區政府提供給本地居民的社會房屋與經濟房屋一直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特區政府會否盡快興建新的社會房屋與經濟房屋,以減少本地居民的生活負擔?
澳門特別行政區
立法議員
高天賜
二零一七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