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回歸後,政府對重要的民生問題,三番四次均出現政策失誤,包括非凡航空、善豐大廈、巴士服務加價和水浸事件等,因此而嚴重損害澳門市民的公共利益,在事後有關政府部門均互相推卸責任,直接影響特區政府的威望和誠信。
兩年前,政府滿懷信心宣稱新模式的巴士服務將會比以往做得更好,但結果卻適得其反,經過一連串的意外和醜聞,市民雖怨聲載道,但政府卻彷彿並沒有因此而汲取教訓。近日,審計署揭發了許多巴士公司的各種問題,如指出有巴士未有按要求在特定時段發車,導致在繁忙時段內發車率不足,但在非繁忙時段發車率卻比規定的多,致使有人無車坐,有車無人坐的兩種極端情況,造成浪費公帑和資源分配不對稱,原來巴士只需要完成行駛路線便可收取服務費,就不禁令人懷疑巴士公司刻意以此節省成本的方法以騙取政府支付服務費。而且交通事務局居然以人手不足和現金票款不大為由,僅以每月抽查一次出車表等有關資料作為監督巴士公司。據審計署調查,有部份巴士公司路線從未曾獲交通事務局抽查,即使巴士上的票款錢箱遺失了也可能無人知曉,由於現金票款全屬特區政府所有,若不進行嚴格抽查的話,可能造成公共利益的損失。可見交通事務局對巴士服務監管的力度是何其鬆散。事後,政府照例以官腔表態將會加強監督和改善服務之類的廢話,而汪雲局長和劉仕堯司長更刻意迴避有關部門承擔責任的問題。
每當社會上發生意外或任何醜聞,政府均會不厭其煩地以用官腔去應付傳媒和市民,但何曾有見主要官員為承擔責任而道歉和下台?澳門市民早就聽厭了這類的官腔廢話,澳門市民的眼光是雪亮的,何以特區政府卻仍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以這些廢話去欺騙和應付澳門市民,損害市民的公共利益?究竟政府官員何時才能真真正正向澳門市民負責任?
澳門公職人員協會
理事會主席
高天賜
二零一三年六月三日